二维码入口
帮助中心
您的位置:集萃丝印特印网 >> 网印技术 >> 前沿技术 >> 详细内容

涂料压光(磨光)工艺(下)

集萃丝印特印网  发布时间:2009-05-31 00:00:00  阅读:404  评论:

   【集萃网观察】三、涂料压光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压光膜层光泽度差

(1)故障原因

①纸张质地太粗,吸收性太强;

②磨光油黏度小,涂布量少,涂层薄;

③压光温度偏低;

④光带不亮、不清洁或表面有沉积物;

⑤压光涂料质量差,光泽度低;

⑥光带磨损,光泽度下降;

⑦压光压力不够。

(2)排除方法

①纸质差,应先上一次底胶;

②提高涂料浓度,加大涂布量;

③提高压光温度;

④适当加大压光压力;

⑤清洁不锈钢抛光带,进行光带抛光处理

(二)、压光过程印刷品不粘光带

(1)故障原因

①树脂涂层太薄;

②压光温度偏低;

③压光压力偏小;

④压光树脂黏度小,固含量不足。

(2)排除方法

①提高压光树脂黏度,使有效成膜物增加;

②加大涂布量;

③提高压光温度;

④适当增加压光压力。

(三)、压光过程膜层起泡

(1)故障原因

①热压及光带温度过高,使涂料层局部发生熔融;

②纸张湿度过大或湿度不匀;

③压光压力过大;

④压光涂料不匹配,剥离性差;

⑤印刷品表面油墨不干。

(2)排除方法

①降低压光温度;

②注意保持纸张干燥、湿度均匀;

③调低压光压力;

④适当提高涂层厚度

(四)、压光过程印刷品出现起皱打折

(1)故障原因

①纸张湿度过大或湿度不匀;

②压力过大或压力不匀;

③胶辊变形,胶辊老化。

(2)排除方法

①检查和调整压力,使其均匀

②减轻压力和适当调高温度;

③注意处理好纸张湿度、使其湿度均匀一致,并与车间操作环

境协调一致;

④注意胶辊老化变形,必要时重新磨圆、磨平。

(五)、压光过程出现粘带、剥离困难

(1)故障原因

①压光温度偏高;

②涂料未充分干燥,残留溶剂偏多;

③底胶涂层厚,压光树脂涂层薄;

④压光压力偏大;

⑤光带表面不清洁或有树脂沉积物。

(2)排除方法

①压光前涂层须充分干燥;

②适当降低压光温度;

③增加压光树脂的涂层厚度;

④降低压光压力;

⑤清洁光带,最好进行一次抛光处理。

(六)、压光膜面有条痕、橘皮、发花等现象

(1)故障原因

①压光树脂(磨光油)黏度高、涂层厚;

②压光树脂流平性差,涂布不匀;

③印刷品油墨不干,与磨光油发生排斥;

④印刷品表面粉尘多;

⑤印刷品表面油墨晶化,涂层发花;

⑥压光温度偏低,未能使树脂软化;

⑦压光压力偏小。

(2)排除方法

①压光前印刷品油墨必须充分干燥;

②出现油墨晶化等故障,须先上底胶

③适当降低树脂黏度,改善流平性;

④适当提高压光温度和压力。

(七)、印刷品压光后,纸张易折裂

(1)故障原因

①涂布及压光过程中温度偏高,使印刷品含水量降低,纸纤维变脆;

②压光中压力大,使纸张柔韧性、延伸性变差

③压光涂料本身柔韧性差;

④压光后的加工工艺条件不合适

(2)排除方法

①在满足压光质量条件下,应适当调低温度和压力;

②纸质较脆的纸板压光后不宜立即进行后加工,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印刷品的含水量;

③调整后加工作业条件,使之与压光后的纸印刷品相适应;

④如折裂现象较严重,可以采取在印刷品背面过水的方法解决。

(八)、压光膜面两侧亮度不一致

(1)故障原因

①压光涂料两侧涂布厚度不一致;

②光带两侧压力不相等;

③胶辊由于长期压小张产品,造成中间与两边粗细不一致;

④光带两侧磨损或清洁程度不一致。

(2)排除方法

①注意树脂涂布均匀一致;

②调整光带两侧压力,使之均匀一致;

③保持光带表面的清洁;

④注意胶辊的变形与调整。

来源:中国油墨技术网

更多
正在载入...
最新评论
    暂时还没有任何评论!您赶紧来发表一些您的观点吧……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登陆 注册]

评价: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不错 大哭 鼓掌 发怒 流汗 惊讶 骷髅 吐 撇嘴 龇牙 抓狂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