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丝印特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2 ccedw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丝印特印网
【集萃网观察】三、涂料压光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压光膜层光泽度差
(1)故障原因
①纸张质地太粗,吸收性太强;
②磨光油黏度小,涂布量少,涂层薄;
③压光温度偏低;
④光带不亮、不清洁或表面有沉积物;
⑤压光涂料质量差,光泽度低;
⑥光带磨损,光泽度下降;
⑦压光压力不够。
(2)排除方法
①纸质差,应先上一次底胶;
②提高涂料浓度,加大涂布量;
③提高压光温度;
④适当加大压光压力;
⑤清洁不锈钢抛光带,进行光带抛光处理
(二)、压光过程印刷品不粘光带
(1)故障原因
①树脂涂层太薄;
②压光温度偏低;
③压光压力偏小;
④压光树脂黏度小,固含量不足。
(2)排除方法
①提高压光树脂黏度,使有效成膜物增加;
②加大涂布量;
③提高压光温度;
④适当增加压光压力。
(三)、压光过程膜层起泡
(1)故障原因
①热压及光带温度过高,使涂料层局部发生熔融;
②纸张湿度过大或湿度不匀;
③压光压力过大;
④压光涂料不匹配,剥离性差;
⑤印刷品表面油墨不干。
(2)排除方法
①降低压光温度;
②注意保持纸张干燥、湿度均匀;
③调低压光压力;
④适当提高涂层厚度
(四)、压光过程印刷品出现起皱打折
(1)故障原因
①纸张湿度过大或湿度不匀;
②压力过大或压力不匀;
③胶辊变形,胶辊老化。
(2)排除方法
①检查和调整压力,使其均匀
②减轻压力和适当调高温度;
③注意处理好纸张湿度、使其湿度均匀一致,并与车间操作环
境协调一致;
④注意胶辊老化变形,必要时重新磨圆、磨平。
(五)、压光过程出现粘带、剥离困难
(1)故障原因
①压光温度偏高;
②涂料未充分干燥,残留溶剂偏多;
③底胶涂层厚,压光树脂涂层薄;
④压光压力偏大;
⑤光带表面不清洁或有树脂沉积物。
(2)排除方法
①压光前涂层须充分干燥;
②适当降低压光温度;
③增加压光树脂的涂层厚度;
④降低压光压力;
⑤清洁光带,最好进行一次抛光处理。
(六)、压光膜面有条痕、橘皮、发花等现象
(1)故障原因
①压光树脂(磨光油)黏度高、涂层厚;
②压光树脂流平性差,涂布不匀;
③印刷品油墨不干,与磨光油发生排斥;
④印刷品表面粉尘多;
⑤印刷品表面油墨晶化,涂层发花;
⑥压光温度偏低,未能使树脂软化;
⑦压光压力偏小。
(2)排除方法
①压光前印刷品油墨必须充分干燥;
②出现油墨晶化等故障,须先上底胶
③适当降低树脂黏度,改善流平性;
④适当提高压光温度和压力。
(七)、印刷品压光后,纸张易折裂
(1)故障原因
①涂布及压光过程中温度偏高,使印刷品含水量降低,纸纤维变脆;
②压光中压力大,使纸张柔韧性、延伸性变差
③压光涂料本身柔韧性差;
④压光后的加工工艺条件不合适
(2)排除方法
①在满足压光质量条件下,应适当调低温度和压力;
②纸质较脆的纸板压光后不宜立即进行后加工,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印刷品的含水量;
③调整后加工作业条件,使之与压光后的纸印刷品相适应;
④如折裂现象较严重,可以采取在印刷品背面过水的方法解决。
(八)、压光膜面两侧亮度不一致
(1)故障原因
①压光涂料两侧涂布厚度不一致;
②光带两侧压力不相等;
③胶辊由于长期压小张产品,造成中间与两边粗细不一致;
④光带两侧磨损或清洁程度不一致。
(2)排除方法
①注意树脂涂布均匀一致;
②调整光带两侧压力,使之均匀一致;
③保持光带表面的清洁;
④注意胶辊的变形与调整。
来源:中国油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