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丝印特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2 ccedw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丝印特印网
【集萃网观察】近日,欧盟非食用消费品快速通报系统(RAPEX)发布了2010年第26周的产品安全通报。该通报显示:中国产品的安全通告多达25项,占欧盟通报总数的58%,继续高居被通报国家首位。其中有三批输往意大利的玩具产品由于其内含的液体物质的微生物含量超标,遭到了撤出市场且召回的处罚。检验检疫部门提醒相关出口玩具生产企业须对此问题引起重视,仔细对比自身生产的玩具产品是否存在该隐患,防患于未然。
从此次RAPEX对华产品通报的类别来看,玩具类产品被通报的最多,为9项,占本次对华产品通报总数的36%。玩具类被通报的主要原因为:化学品超标、微生物超标,对儿童产生窒息危险,以及不符合欧盟相关安全生产规定等。其中的微生物超标问题须引起高度关注。此次被召回的三个玩具产品中两个是肥皂泡制造玩具,另外一个是红色塑料小火车,其特点均为内含有一定体积的液体,这些液体是能够产生气泡的肥皂水,但是从欧洲方面的检测结果来看,这些液体含有的菌落总数(分别为3.8×106CFU/mL,5.0×106CFU/mL,3.8×102CFU/mL)(注:CFU/mL的意思为每毫升的菌落形成单位。)均远远大于规定指标,同时还被检测出含有一定量的致病细菌(恶臭假单胞菌、侵肺巴斯德氏菌、腐败谢瓦纳拉菌等),故这三件玩具产品均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最终导致了召回事件的发生。
据统计,2010年上半年,通过宁波口岸出口到欧盟的玩具产品有2764批次,共计5882万美元,相比于2009年度的2246批次,4240万美元,分别同比提高23.1%和38.7%,呈现出了强劲的贸易反弹趋势。此次被召回的玩具产品是较为特殊的玩具,其内部具有一定的液体,由于玩具产品的使用群体为儿童,因此儿童在使用玩具产品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误食其内部液体的情况,而一旦玩具中内部的液体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甚至致病菌,由于儿童抵抗力较低,容易引发疾病。出于这方面考虑,欧盟对玩具中的液体通常会按照食品的检测要求严加控制。
鉴于此,建议企业在面对欧盟方面不断修订完善产品技术壁垒的环境下,相关企业要吸取本次输欧玩具召回的深刻教训,及时了解掌握进口国快速变化的技术贸易措施,从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到产品最终检验等各个环节来确保产品质量的安全可靠,避免因产品的质量问题引起相关的召回甚至销毁的结果。
延伸阅读
ISO玩具强制新标准出台值得关注
2010年5月27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ISO8124-3:2010《玩具安全??第3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标准,以取代1997年的版本,该新标准旨在降低儿童玩具安全风险。主要针对的是玩具中的有毒物质含量,包括制订物质最大可接受水平,采样和提取的方法,同时分析玩具材料或部件中锑、砷、钡、镉、铬、铅、汞、硒等元素。该标准还规定了这些化学元素从玩具材料中的迁移水平。
ISO8124系列标准通用名称为《玩具安全》,其设定的目的是尽量减少玩具在可预见方式(正常使用)及无意玩耍方式(可预见的误用)使用时所带来的潜在危险。
今年5月份,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共发布召回通报35起,其中涉及中国大陆的产品24起,而玩具则占了4起。玩具产品包括中国产遥控直升飞机、中国产飞镖枪玩具、中国产毛绒玩具和中国产强磁玩具等。此外,在召回的中国产品中,位居首位的是儿童产品,共8起,占召回中国产品被通报总数的33.3%。
来源:宁波日报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