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入口
帮助中心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集萃丝印特印网行业资讯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字体: 】      
我国印刷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集萃丝印特印网  2010-09-15

    【集萃网观察】

  我国印刷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始于计划经济的印刷标准化工作

  我国的印刷标准化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印刷外资企业进驻我国。这些企业在带来国外订单的同时,也带来了国外印刷领域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这其中就包含了用标准化的理念开展印刷工作。

  为了赶上国外印刷行业的发展步伐,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这一时期开始安排制定我国相应的印刷标准,以便加强印刷行业的管理。当时牵头制定标准的企业主要是大的国营印刷厂,起草人也是以企业的技术人员为主。因为没有可参考的标准加以借鉴,这些技术人员都是摸索着开展印刷标准的制定工作。

  到了90年代初,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基于规范发展印刷标准化工作的考虑,开始组建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正式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委员会编号为TC170,即现在的SAC/TC170。1991年,SAC/TC170正式成立,直接对口ISO/TC130,其常设机构秘书处设在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秘书处工作人员为3~5人。SAC/TC170成立时,正处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也开始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型,SAC/TC170秘书处从诞生之日起就被置于市场之中,工作开展起来十分困难。秘书处只能靠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每年几万元的拨款、委员会会员的会费及技术培训的收入维持工作。SAC/TC170这种发展状况持续了10余年。

  期间,SAC/TC170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安排和要求,制定了《印刷技术术语》、《书刊印后加工要求》系列标准、(平、凸、凹)版印刷要求及检测方法等一批以经验为主的定性标准;同时等同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印刷标准,制定出一批与国际理念接轨的标准,如《图书与杂志开本尺寸》、3项《印刷过程控制》标准、《胶印印版制作》、《CMYK/SCID标准彩色图像数据》、《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等。但制定这些标准时,由于受经费的制约,标准基本上都是照搬国际标准,缺乏有效的验证和一线企业实践数据的支持。由于经费不足和自身盈利能力较差,SAC/TC170参加国际印刷标准化会议也是时断时续的。作为管理我国印刷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SAC/TC170秘书处的不稳定,使得我国印刷标准化工作处于一种前进动力不足的状态之中。

  2、印刷标准化工作在市场经济下的艰难转型

  2005年初,李安秘书长到任后,认真分析研究SAC/TC170秘书处的现状,积极寻找发展壮大秘书处的办法。他指出:"SAC/TC170秘书处是我国印刷标准化工作的龙头单位,其能否发展与壮大,事关我国印刷标准化工作的兴衰。”根据现实情况,李安秘书长提出了开展我国印刷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思路,即“坚决走市场化之路,与企业联合起来开展印刷标准化工作。”具体讲,就是要依靠印刷标准化工作的需求和服务主体―企业开展工作。依靠企业支持做标准,通过与企业合作,从企业获得开展印刷标准化工作急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按照这一发展思路,SAC/TC170工作有了重大突破。2006年1月10日,SAC/TC170与雅昌企业集团公司合作,在北京联合组建了“全国胶印标准化试验基地”。这一创举,解决了印刷标准化工作与企业如何结合的问题。自此之后,经过3年多的努力,SAC/TC170又相继与7家印刷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合作建立了标准化试验基地。先后建立了“全国立体印刷标准化试验与推广基地”(北京多彩)、“全国包装印刷标准化试验与推广基地”(星光集团)、“全国包装印刷标准化科研与技术推广基地”(鹤山雅图仕)、“全国油墨(胶印)印刷适性标准化试验基地”(天津东洋)、“全国商业轮转印刷标准化试验与推广基地,’(中华商务)、“全国纸张印刷适性标准化试验基地”(金东纸业)和“全国印前标准化研究与推广基地,’(浙江影天),初步形成了我国印刷标准化试验基地的网络雏形,为开展相关的标准化活动、制定相关的标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截至2009年11月份,各己建基地和印刷标委会秘书处紧密联系,积极合作,围绕标准制修订和标准化事务开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星光集团、博斯特集团出资,并联合库尔兹等企业和院校制定完成了包装印后的模切、烫印和糊盒3项标准;天津东洋、雅昌集团和金东纸业联合相关企业已启动胶印油墨颜色标准的制定工作;鹤山雅图仕积极参与水性胶覆膜过程控制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华商务联合一批知名企业正式申报了轮转印刷过程控制国家标准项目;雅图仕和天津东洋等企业还与《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杂志合作,开展了多项印刷标准化活动。所有基地企业对SAC/TC170承办ISO/TC130第23届国际印刷标准化年会和举办“印刷标准化发展论坛”大力支持,为印刷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一系列的合作,SAC/TC170秘书处初步解决了在开展印刷标准化工作时经费、技术和专家的困扰。

  在实践了这一与企业结合的办法后,SAC/TC170秘书处又提出了开展印刷标准化工作的“三面向”、“三服务”原则,即“面向行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为行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市场服务”。从而为印刷标准化工作与企业结合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在标准项目的运作上,SAC/TC170秘书处提出了制定标准的优先原则,即坚持“以应用为核心,急用先行、基础先行、重点先行、资金到位先行”的原则,标准制定优先考虑市场急需的行业关键性标准,标准立项充分考虑市场的适用性和技术的先进性,完全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通过4年来对此原则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上述原则完成的《书刊装订用EVA型热熔胶使用要求和检测方法》、《纸制印刷品覆膜过程控制与检验要求》、3项包装印后(烫印、模切、制盒)标准等标准项目,表明了该原则的实用性和合理性。正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自2005年以来,SAC/TC170在印刷标准制修订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5年至2009年5年间,SAC/TC170共制修订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10项。

  在逐步推进印刷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SAC/TC170秘书处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提出了秘书处新的工作原则与任务,即“秘书处虽然不是国家机关,但秘书处的工作应按国家机关的要求进行要求和考核”。其任务应该是“组织、服务和协调”印刷行业标准化工作。工作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为行业和企业服务的态度以及过硬的公文写作能力,加强印刷专业知识,精通外语”。正因为如此,SAC/TC170才能在2009年9月成功承办ISO/TC130年会,并举办印刷标准化发展论坛。

  3、印刷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印刷标准化工作在新时期还面临一系列新的课题需要解决。

  3.1印刷标准化工作需要一支稳定的人员队伍

  印刷标准化工作要想朝着稳定良性的方向发展,必须逐步壮大SAC/TC170秘书处工作人员队伍,这是印刷标准化工作有序良性发展的根本,也是我国在短时间内跨越和超过其他印刷强国的唯一捷径。但从目前看,印刷标准化工作人员队伍还不是特别稳定。主要原因在于SAC/TC170秘书处需要的人员素质较高,根据市场原则,人员待遇相应也应较高,否则无法留住人才。秘书处现在仅有5人,但5年来在秘书处工作过的人员却多达20多人,人员流动性很大。而从秘书处公益性的工作性质来看,又很难从市场上获得充足的资金解决这一问题。

  3.2印刷标准化工作如何与企业和市场进一步结合

  从根本上说,SAC/TC170秘书处是为经济主战场上的企业进行服务的技术性组织,SAC/TC170秘书处只有更紧密地与企业联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合力,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支持企业的需求,更好地利用企业的人力、技术和财力为我国的印刷行业的发展服务,但在这方面还有许多瓶颈需要突破。

  3.3我国印刷行业整体的标准化意识还较差

  目前,我国整个印刷行业的标准化意识还较差,这对制定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的印刷技术标准非常不利。也正因为如此,在制定印刷标准时,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进行市场调研和试验测试,以获得最佳的技术数据。而这样做,客观上会进一步加剧印刷标准化工作在时间和经费之间的缺口。所以,整个印刷行业,标准化意识巫待提高。

  3.4印刷标准化工作参与国际活动较少

  SAC/TC170秘书处虽然积极参与国际印刷标准化活动中的各项工作,努力在ISO/TC130获得更多的发言权,并借2009年9月ISO/TC130在我国召开年会之际,取得组建ISO/TC130印后工作组及派员出任组长的机会,但目前尚未找到担任组长的合适人选。另外,在参与国际印刷标准化工作活动中,还缺少政府相关部门的经费支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参与国际印刷标准化活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上述4方面的问题,是我国印刷标准化工作面对的挑战和问题。

  4我国印刷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方向

  印刷标准化工作需要在不断发展中前行,在不断发展中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

  从加快和促进印刷标准化工作未来发展的角度看,需要解决SAC/TC170秘书处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没有一个强大的<

顶一下(0)
00.00%
踩一下(0)
00.00%
最新评论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匿名发表    [ 登陆  注册]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 调皮   大哭   鼓掌   发怒   流汗   惊讶   吐   撇嘴   龇牙   抓狂
       难过   疑问   白眼   偷笑   咒骂   晕   可爱   可怜   鄙视   骷髅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互动的言论.
点击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