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丝印特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2 ccedw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丝印特印网
【集萃网观察】新中国造纸工业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蓬勃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这是我国几代纸业人辛勤努力奋斗的成果,一个现代中国纸业正在崛起,很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岁月中,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特别是改革开放前我国造纸工业反反复复折腾了三十年走过的弯路,和改革开放后三十年许多曾为我国作过贡献的企业凋零没落的种种教训,也需我们铭记不忘。
在我国造纸工业已达到高峰,现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已奠定的良好基础上,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纸业市场变化的新情况下,在国家正组织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时刻,更新我们的思维和理念,全面思考、探索我国造纸工业未来的发展,很有必要。
1 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中国纸业”发展之路
在2009年9月21日由中国造纸协会和中国造纸学会主办的“中国造纸工业绿色发展论坛”上,国内34家先进造纸企业联合发布了《自觉履行社会环境责任,实现绿色发展宣言》。全面阐述了纸业走循环经济道路的必要性。庄严承诺自觉履行社会环境责任,实现绿色发展,倡议造纸行业各企业共同行动,很有深远意义。我们热烈拥护与支持。
努力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中国纸业”,将是我国造纸工业可持续科学发展之路。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新型工业化的“现代中国绿色造纸工业”,作为我们的战略总目标,已取得共识[2]。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引导和唤起全行业以更宽广和长远的视野,研究探索这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纸业发展之路,为加快并实实在在地实现这项绿色纸业总目标而共同努力。
2 研究制定我国造纸工业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
我国造纸工业已步入一个新历史阶段??“战略转型期”。中国造纸协会钱桂敬理事长在《中华纸业》创刊30年纪念大会上讲话中提出“造纸行业要抓紧研究绿色纸业发展战略”。笔者认为,我们行业要研究,各个企业也要研究制定指导我们前进的“绿色纸业发展战略”。从我们国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策为主导,依据“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思维和理念,保护生态环境,生产绿色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在全行业战略总目标的指引下,来探讨我们如何走向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绿色纸业科学发展道路。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方针、目标和具体的战略措施,以便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出发展方向,真正推动我国造纸工业顺利地向新型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前进。
3 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首要任务
我国已是一个造纸大国,但还不是造纸强国。目前我国传统造纸工业的发展基本上还是建立在传统粗放经营模式基础之上,依靠高消耗、高投入和高污染换来其发展的高速度,这将严重制约我国造纸工业未来的持续发展。2002年国家颁布的《清洁生产促进法》是一种全新的环保和发展战略。鉴于我国除一些新建、扩建造纸企业能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外,但从整体上说,众多中、小造纸企业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设备比较陈旧,以致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染还很严重,因此,节能、降耗、减排,从源头上防治污染,推动清洁生产,实施科技创新,走循环经济道路,构建“绿色纸业”,实施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统一的生产方式,是我国造纸工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历史新阶段,我们首要任务是应将中央提出“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方针,作为我国造纸行业今后的工作重点。构建“绿色纸业”,关键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战略目标中要明确提出要求,规定出我们行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当然各企业的结构调整重点又各有不同,但都应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措施,对解决我国造纸行业一些深层次的主要矛盾,期望能有效地逐步真正落到实处。
今后我国造纸工业究竟应以什么速度发展?我们大家过去普遍认识是:“造纸工业的增长速度是与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和“我国人均水平还很低,和世界造纸发达国家比,差得还很远”,甚至认为中国造纸工业未来发展将会伴随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继续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国家因特殊的国情需要,必须仍要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可是,从我们造纸行业的具体情况出发,在“十二五”规划和未来较长一段时期,限于资源、资金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制约,在已经基本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我们造纸的增长速度不一定要再强调和国家国民经济增长同步,应该实事求是,不再强调量的过多增加,在中国造纸协会《2009年中国造纸工业产销情况分析》中,从2009年的实际情况看,已开始出现增速减缓趋势。根据国内造纸工业生产和造纸原料供应以及国内外纸张市场走势,笔者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只要保持平稳增长即可。我们一定要把造纸发展的重点尽快转移到调整结构、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首要任务上来。
4 大力宣传“造纸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国家《造纸产业发展政策》中明确提出:我国造纸产业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关系密切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它关联度大,市场容量大,是拉动林业、农业、化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等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造纸产业是以木材、竹、芦苇等原生植物纤维和废纸等再生纤维为原料,可部分代替塑料、钢铁、有色金属等不可再生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重要产业。
现在国内有些省、区认识到造纸工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大力发展造纸工业,把造纸行业作为支柱产业对待,从而带动了经济全面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也有的地方本来有很好的条件和资源,却认为造纸工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产值比重小,污染耗能大,“节能减排”任务重,对发展造纸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因此,我们有责任大力宣传,消除和改变社会上对我们造纸行业的负面认识和误解。
5 用事实说明“造纸工业不再是污染行业”、“造纸工业不再是耗水大户”
传统造纸工业是工业中的污染大户,这是事实。20世纪60年代,国外造纸工业也曾对环境造成过严重污染。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制浆造纸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取得成效,特别是走循环经济道路,现代造纸工业已经实现了清洁生产。但中国造纸工业是能耗、水耗大户,并给环境造成过严重污染,这是历史原因所造成。特别是因中国造纸原料短缺,造纸用原料是以草为主,加上许多造纸厂又缺少资金,许许多多的小草浆厂规模小,装备落后,又没有治污措施,因此,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但近年来新建和改建一大批现代化制浆造纸工厂,技术装备新,管理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治理,建有完善的治污措施,实施清洁生产,情况就大不一样。这些企业的废水及排放COD指标都大大低于国家标准,甚至超过了世界水平。一些中、小造纸厂,在科研单位帮助和企业同志努力钻研下,采取技术措施,使废水不外排,纸厂生产上一切废水封闭循环利用,取得了很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许多造纸企业不存在污染问题,目前已为社会认可。许多小草浆企业,因污染严重已被国家勒令淘汰关停。2002年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家华曾在和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科技人员座谈时指出:希望能在解决非木材纤维原料制浆污染问题方面,研究工作思想要宽,技术创新,能有所突破[3]。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内许多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本着自主创新的科学精神,认真贯彻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特别是有些创新技术是从源头上来防治,突破造纸传统的老框框和陈旧理念,改变传统的化学法制浆工艺路线,进行很有新意的草类纤维原料无污染制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开发试验研究工作。据知国内现已研究出十多种不同类型和各有特色具有新思维的“草类原料清洁制浆新技术”,它们经申报国家批准有发明专利,并先后通过国家科技部门的评审鉴定和获得国家环保部门的认可。有些新技术,经地方政府批准,已在不同规模的造纸企业采用,实现了连续化、产业化和工业化的大生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显著。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一次会议上的发言中指出:“没有污染的产业,只有污染的技术、污染的管理和体制”。过去我国造纸行业是污染大户,可是现在我们正在改变。因此,我们纸业同志更应以客观事实来大声疾呼,“现代的造纸工业不是污染行业”,以改变社会上人们对造纸行业的看法和成见。
过去,传统造纸工业是用水多,是用水大户。现在新型大型造纸企业用水量少,就是一般造纸企业,走循环经济道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用水封闭循环使用后,用水量也大大降低。过去一个浆厂吨浆水耗在100吨以上,而现在中、小浆厂采用循环用水后,吨浆水耗可以到10吨以下,大大节约了生产用水,现已有许多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可供推广。因此,我们也应大力宣传“现代的造纸工业不是耗水大户”。
6 高度关注我国的造纸原料问题
随着我国造纸工业的快速发展,纤维原料的供给不足,已成为影响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造纸原料短缺,可能将是一个最最严重的大问题。
因我国木材资源缺乏,致使造纸原料结构长期的不合理,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