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入口
帮助中心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集萃丝印特印网行业资讯要闻速递→详细内容
【字体: 】      
60年大庆:印刷品市场刮起“红色”风
集萃丝印特印网  2009-09-30

    【集萃网观察】人们敲锣打鼓、张灯结彩,整个中国都呈现出一片喜气洋洋。此时,人们也都在追忆六十年来的变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纵观这六十年的历史,不禁让人感叹伟大的新中国来之不易,更提醒人们要珍惜现在的好日子。
    借着这股庆祝、怀旧、纪念的气氛,与国庆体裁有关的“红色”印刷品越来越受到追捧,市场上的“红色”物品的生意也甚是红火。

红色文献

    据了解,第三套人民币、纪念邮票、与国庆有关的书刊杂志都倍受关注,特别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人,对这类红色印刷品有独特的情怀,把它买回家收藏起来,用作回忆的题材,也可用来教导儿女,使儿女们时刻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是如何来的。

 据悉,有关革命题材的纪念邮票更是价格翻番。某古玩城一家邮品摊位前,一张1967年发行的开国大典纪念邮票卖到了800元,新中国成立55周年的邮票纪念册发行价为50元的,现在则追涨到80元。

    书刊和油画一类的藏品更是难求,价格也是屡创新高。
  1977年陈逸飞为陈冲等主演的《青春》所创作的电影海报,当时每张售价0.22元,现在售价达5000元/张;八个样板戏的英雄人物形象对开宣传画,当时售价0.11元/张,现在每张售价达上千元。影版本的革命题材连环画,如《闪闪的红星》、《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红日》等,当时售价0.2元/本,如今都要数十元一本。1971年出版的样板戏唱片《沙家浜》、《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等,当时售价1元/张,塑料薄膜的只有0.33元/张,如今每张要30到50元。国庆10周年、20周年纪录片电影胶片,2006年市场价是1000元,如今已经涨到1万元。

以前的老报纸

    但是,有些收藏者已经背离了藏品其本身的价值,使其具有商业炒作性,这是十分不可取的,专家提醒大家,有些藏品的附加价值已经很高了,投资价值被透支,热潮过去将出现贬值,所以,广大收藏爱好者理智购买红色收藏品,最好是抛弃投资心态。
   红色印刷品收藏,应藏之有道,应收集专题类的红色印刷品,成系列的藏品更有价值,还有就是要提高辨别赝品的能力。

 
    来源: 齐鲁晚报

顶一下(0)
00.00%
踩一下(0)
00.00%
正在载入...
最新评论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匿名发表    [ 登陆  注册]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 调皮   大哭   鼓掌   发怒   流汗   惊讶   吐   撇嘴   龇牙   抓狂
       难过   疑问   白眼   偷笑   咒骂   晕   可爱   可怜   鄙视   骷髅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互动的言论.
点击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