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丝印特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2 ccedw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丝印特印网
【集萃网观察】深圳劲嘉彩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7年,成立初期仅有30多人,下属控投公司7家,集团现有职工已发展到3000多人,2008年销售额突破33亿元,较1997年增长了165倍。年上缴税金1亿元。该公司主要生产设备有意大利赛鲁迪(Cerutti)多色凹印机7台(每台6000多万元人民币),瑞士捷拉斯柔印机5台及其他配套设备。劲嘉主要从事香烟盒及烟标生产PS版,与全国18家烟草集团中13家有业务合作,其业务量约占全国十分之一,销售额连续多年在全国印刷企业百强中名列前茅。
上海界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建厂初期仅有一千多元资金,一台二手印刷机从村办小厂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不仅在中国股市上狂飚突进,成为中国第一家由村办企业改制上市的公司上海光华,赢得了中国农村第一股的美誉,而且成为中国著名的包装印刷集团企业之一。创办企业之初廖廖资本,如今已发展成为2008年销售额高达13.67亿元(较上年增长4.7%)的大企业。集团下属有上海界龙现代印刷纸品有限公司、上海界龙浦东彩印公司、上海界龙永发凹印公司等16家包装印刷及印刷器材企业。目前一座集高科技、先进设备、优秀人才于一体的界龙现代印刷城已在浦东崛起。
中山中荣纸类印刷制品有限公司
始创于改革开放的1978年,它与改革开放同步,历经了30个年头。公司建立初期,仅有凹版印刷、方箱机等简易生产设备数码印刷,职工仅有十一、二个人,年销售额为50万元,经历了30年的大发展,现已有职工2000多人,2008年销售额实现7亿多元DTP,较1978年50万元,增长了1300多倍。该公司以高档包装彩盒、纸货架、精装礼盒、纸袋等纸制品为主要产品,服务客户主要是国内外知名企业。该公司已经形成了以化妆品、快速消费品、食品、药品、电器、高档消费品等五大领域包装生产为主的业务模式,为国内外80多家知名企业提供包装印刷产品。2005~2007年度,该公司连续三年入围“中国印刷百强企业”。
鸿兴印刷(深圳)有限公司
鸿兴印刷(中国)有限公司于1992年8月正式投产EFI,经过十七年的发展,目前公司已有员工10000多人,占地面积十万平方米,2008年销售额达人民币12亿多元。2006年又在鹤山市投资建设印刷企业,一期工程为5万平方米。公司的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类:益智型儿童玩具书、彩色纸包装类产品及纸箱纸板。公司的产品80%以上出口裁员,儿童玩具书品种众多,畅销世界各地,年产图书近一亿本,其精美制作享誉全球。
江苏申达科技工业园(中国塑料包装材料生产基地)
申达科技工业园是我国塑料软包装材料的主要生产基地,2000年被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批准为“中国塑料软包装材料生产基地”耗材,同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863计划攻关计划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园区现有5大企业集团,50余家骨干企业,2家上市公司,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个博士后工作站,主要从事塑料软包装基材、医药包装、彩印复合包装、激光制版等系列产品研发及生产输纸,先后有100多个产品被评为名牌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预计到2010年,园区计划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50亿元,着力培育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1家,超50亿元的企业2家连线加工,超10亿元的企业5家,实现工业增加值超80亿元,利税超50亿元,计划完成投资总额10亿美元。
(二)包装印刷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改革开放初期,凸印仍是包装印刷的生产方式。有资料显示,1980年政策法规,上海市的包装印刷中,凸印占65%,胶印占10%,凹印占20%,其他占5%。这表明耗材,当时,代表印刷技术发展的胶印仍处于起步阶段,生产周期长、产品质量差、成本高的凸印仍是当时包装印刷的主流生产工艺,我国包装印刷工业整体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为落后。
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对技术进步的重视,我国包装印刷企业的技术装备实力大幅度提高。目前失业,我国大型包装企业在技术、装备水平上已经完全可以同世界一流包装印刷企业水平相媲美。从最近几年我国用于引进印刷设备的外汇和单张纸胶印机的进口数量情况就可以看出包括包装印刷在内的印刷工业对技术进步的重视(见下表)。在大力引进胶印的同时,凹印和柔印等也在包装印刷工业中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500多条进口凹印生产线,有大大小小国产凹印机1万5千多台。柔性版印刷、标签印刷改革开放前国内尚属空白,现在国内柔印机总量已达600多台。其中引进的卫星式、机组式柔印机400多台地图印刷,此外丝网印刷、喷墨印刷">喷墨印刷、数字印刷">数字印刷、激光全息印刷等印刷工艺在包装印刷生产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与发展。经过60年来的发展,我国包装印刷工艺与解放初期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凸版印刷在整个印刷中的比重已由建国初期80%下降为16%,而胶印已上升到42%,凹印占24%出版,柔印8%(原来是空白),其他为10%。
来源:科印网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