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入口
帮助中心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集萃丝印特印网行业资讯市场分析→详细内容
【字体: 】      
辽宁印刷产业问题调研与科学发展分析(一)
集萃丝印特印网  2009-09-08

    【集萃网观察】印刷包装业是一个具有丰富产业内容的巨大的产业经济体系,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壮大,已形成一个以知识化、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并能影响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经济体系。其发展状况如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和经济文化产业繁荣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深入调查研究辽宁省印刷产业发展的实际,对确定印刷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把握发展规律,对推进辽宁省的文化产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辽宁印刷产业发展现状

  从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的工业、农业、装备制造业、制药业以及各种产品加工业迅猛发展,形成了优势的印刷产业链,为辽宁省印刷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优良的环境。

  印刷产业基本情况

  辽宁印刷业的发展态势良好。出版物和包装装潢印刷发展平稳,区域印刷产业群显现,全省印刷企业总量、印刷产量均有明显增强。

  目前,辽宁省印刷企业已达7260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165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1157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2219家、专项排版制版装订企业51家、打字复印企业3668家。

  辽宁省印刷企业拥有国产对开多色胶印机1700台(套),拥有进口印刷设备240台(套)。2008年全省印刷总产值已达214亿元。与此同时,印刷设备制造业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辽宁印机品牌??营口大族冠华生产的四色短版彩色胶印机的销量已跃居全国第一位。

  积极实行印刷行业扶持政策

  为了促进辽宁省印刷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政府制定了相关的产业政策:引导和鼓励印刷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及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积极鼓励和扶持包装印刷企业特别是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的发展;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印刷市场的竞争;支持印刷产业集群建设,支持印刷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印刷产业经济规模化发展;支持印刷业的信息化建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整合印刷产业资源,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包装印刷产业经济空间广阔

  辽宁省乳业、制药业、酿酒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发展迅速,这些行业都需要包装印刷业的紧密配合,为打造优势的印刷产业链,促进包装印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另一方面,包装印刷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局面。

  印刷设备制造取得新突破

  辽宁营口冠华是一家快速印刷机制造商,该公司在产品开发上颇有前瞻性,在小胶印机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及时开发了6开、8开四色胶印机,CTP制版机远销海外,取得了很不错的产业经济效益。

  当前面临的基本问题

  开放进程缓慢

  珠三角、长三角两地政府对印刷产业投入的关切度比较大,印刷产业自我开放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加之两地的地理环境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印刷产业经济的发展优势。辽宁省属于环渤海地区,这一地区的印刷产业开放程度相对滞后,开放意识和市场意识不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弱,政府对印刷产业及产业经济的关切度偏低。

  区域性联系不强

  环渤海地区区域性经济联系不够紧密。由于这样的经济关系,决定了这一地区的印刷产业各自为战的孤立发展态势。环渤海地区缺乏像珠三角和长三角那样多的大型印刷企业集团和印刷产业集群。辽宁省印刷产业经济状况也如此。印刷企业缺乏在地区之间和省际之间的联络和交流,以至于很多大型活源流入省外。

  产业结构不合理

  多年来,由于缺乏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关切,辽宁省印刷产业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企业产品结构单一,高质量的产品及品牌少,合作合资的企业、民营企业比重较小,专、特、精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少。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彩色高档印刷能力不足,体现在胶印印刷能力和增长幅度上连续两年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散件印刷能力也连续两年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来源:大中华印艺网

顶一下(0)
00.00%
踩一下(0)
00.00%
正在载入...
最新评论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匿名发表    [ 登陆  注册]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 调皮   大哭   鼓掌   发怒   流汗   惊讶   吐   撇嘴   龇牙   抓狂
       难过   疑问   白眼   偷笑   咒骂   晕   可爱   可怜   鄙视   骷髅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互动的言论.
点击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