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丝印特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2 ccedw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丝印特印网
【集萃网观察】最近,苹果从美国专利与商标局获得一项“柔性电子设备”专利技术,并传出未来iPhone可进行多个角度的弯曲或折叠,使得柔性显示再次引起行业的热议。尽管柔性显示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但是全球厂商快马加鞭布局,对其发展前景仍寄予厚望。值得注意的是,在柔性显示领域,包括苹果公司、三星、LG、索尼等国际巨头的专利布局明显优于其他企业,开始为了争夺苹果柔性显示屏供应商而积极布局。
在OLED技术领域投入巨资的韩国三星、LGD一直把柔性显示技术视为发展的重点。近日,三星Display商业战略团队副总裁李昌勋公开表示,到2015年年底,三星将推出一款可折叠的曲面屏手机,并确保每月3万至4万片曲面屏的产能。
近两年,新型显示技术快速发展,在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具有市场潜力的柔性显示技术成为面板大厂关注的焦点。除了三星外,2013年LGD就宣布开始量产智能手机用柔性OLED面板,采用塑料基板而非常见的玻璃基板。根据LGD的发展蓝图,2015年LGD也计划扩增坡州E2厂的4.5代线产能,有意将可挠式OLED面板产能从每月1万片提升至1.8万片。
拓璞产业研究所分析师徐奕斐表示:“如果苹果量产柔性显示屏手机,最重要的是考虑面板的可持续供应问题。然而,目前柔性面板量产难度非常高,良品率很低,短期内实现大量供应是很难的,苹果必须要考虑到这个问题。从全球来看,目前三星和LGD的柔性屏发展较快,如果苹果要采用柔性显示屏,LGD最有可能成为苹果的供应商。”
为了不让韩国企业专美于前,曾一度扬言要联日抗韩的鸿海近日也传出将于2016年量产可挠式OLED面板的消息。据悉,鸿海已经指派日本研发子公司富士康日本技研和群创合作,计划生产400PPI的5英寸、可90度弯曲的可挠式OLED面板,意图抢夺苹果柔性屏手机订单。
尽管鸿海态度积极,但是业内分析人士对此仍表示质疑。TrendForce旗下光电事业处WitsView资深研究经理范博毓明确表示,富士康一直对AMOLED高阶面板兴趣浓厚,但仍缺乏核心技术与产能,短期内要迈入可量产阶段难度很高。相较而言,中国大陆企业虽然在柔性显示技术与产品开发能力上尚待突破,但随着资金到位与人才的养成,似乎更有发展潜力。
业内人士表示,OLED柔性显示技术的突破,要在柔性基板、柔性电路、封装技术等各方面去努力。但是将显示面板做成柔性并不是OLED技术的“专利”,以LCD技术为基础也可以开发可挠式TFT-LCD面板技术。玻璃的柔性不如塑料,但是稳定性更好,厂商要做到真正意义的柔性显示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两年内挑战仍很大。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