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入口
帮助中心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集萃丝印特印网行业资讯要闻速递→详细内容
【字体: 】      
中国首台3D打印概念电动汽车在海南三亚发布
集萃丝印特印网  2015-03-27

    【集萃网观察】 日前,中国首台3D打印概念电动汽车在海南三亚发布,土豪金色的车身部分是运用复合材料3D打印而成,重约500公斤,其余为组装配件。对于这样的3D打印汽车,业内专家认为完全是炒作行为,3D打印汽车要想上路安全行驶,短期内不可实现。
 

 
  其实,早在去年9月,世界上就诞生了所谓的首台3D打印电动汽车,名为Strati。据当时的报道,除电动机、电池、电线、座椅、挡风玻璃、悬架、车轮、方向盘、车窗和头灯来自不同的供应商外,全身上下近50个不能移动、不用清洁和不导电的零部件,全部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制作方当时宣称该车可达约50公里的最高时速。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魏学哲认为,目前的3D打印汽车,只是有了汽车的样子,并不就是一辆合格的汽车。汽车制造尤其关注安全性和可靠性,与用于大规模汽车制造的复合钢板、高强度钢板相比,3D打印的复合材料完全无法支撑。更重要的是,3D打印汽车根本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
  从事3D打印多年的上海光韵达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良坦陈,目前的3D 打印汽车更多的是企业炒作行为。
  据其介绍,早在2013年,光韵达曾与比利时Materialise公司签订三维打印赛车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计划用一年时间制作一辆可驾驶的电动或太阳能赛车。去年赛车正式亮相,使用3D打印的部件共300多件,占全车机械结构件数量的30%左右。张国良称,这个研发项目拓展了3D打印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但是赛车有特殊性,个别零部件可以用3D打印,要想实现批量应用,价格成本无法承受。“3D打印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并不是要打造整车,只是在汽车内外饰件上可进行一些研发试验。”
  据悉,今年2月,为加快推进我国3D打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
  3D打印产业前景可以期待,但专家表示,我国3D打印产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特别是在核心技术上仍有待突破。


来源:互联网
顶一下(0)
00.00%
踩一下(0)
00.00%
正在载入...
最新评论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匿名发表    [ 登陆  注册]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 调皮   大哭   鼓掌   发怒   流汗   惊讶   吐   撇嘴   龇牙   抓狂
       难过   疑问   白眼   偷笑   咒骂   晕   可爱   可怜   鄙视   骷髅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互动的言论.
点击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