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丝印特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2 ccedw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丝印特印网
【集萃网观察】近十多年来,印刷业经历了计算机、网络和其他各种形式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其自身的冲击,尤其新型媒体及记录介质更是层出不穷,这种技术的发展吸引了不少印刷企业离开用纸张类介质,转而寻求其他更为快速、便捷的介质记录信息。同时,多媒体设计技术同样为印刷业创造了许多新的机会。
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当前看来,新型数字媒体和记录介质融入印刷领域的速度比预测的要快,例如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网络技术、远程通讯和广播电视正以极快的速度相互结合,数字广播电视的双向化和数字化,以及它与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络的融合预示着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指出:“物质存在的形式是原子与分子,而信息存在的形式是Bit与Byte”。从某种角度上讲,我们已经生存在一种数字信息空间中,尽管表面上以文字、声音和图像形式存在,实际上却是存在于数字信息空间中的同一种形态。
许多国外印刷公司和印前服务公司意识到数字媒体的重要性,竭力在本公司内组建新的媒体机构,积极渗透到新型电子娱乐与信息服务领域,为客户和商业部门提供需要的信息和更多的服务。面对迅速递增、更迭的记录介质和媒体服务,印刷公司和印前服务公司所要做的是冷静地分析。在CD记录介质和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激烈增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们中有相当数量的记录介质和服务将会失效。虽然应用日益广泛,但CD-ROM不一定是发行多媒体产品的最佳选择,从长远的眼光看,CD-ROM同样可能被其它数字记录介质所取代。尽管某些在线服务的提供者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交互式在线服务在商业管理和消费市场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在发明新型媒体的浪潮中,人们不再像早期那样盲目,开始用理性的眼光审视。一家致力于消费商品目录设计与传播的公司指出:由于原先对电子和光学商品目录的预测并不正确,一些美国商行现在正对非印刷的商品目录格式和发行机制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研究。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时候非印刷产品实际市场和服务的规模将变得足够大,以至于采用新技术和新服务方式的传统媒体有足够的经济收入而生存下来。在美国,消费者在线服务已经发展成了每年销售额达1亿的产业部门,传统出版商们已经开始向这个市场转移。
90年代初期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经从概念变成了现实,它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冲击。新型消费媒体的推动力主要将来自两个方面,其中第一个因素是大型电话公司、有线电视公司和计算机公司打算在不远的将来通过电话、有线电视或由这两者组成的复合系统为人们提供娱乐和信息服务;另一个因素与下一代视频演播方式和视频游B硬件的开发有关,因为娱乐媒体在采用数字技术后已经孕育了巨大的市场并获得了局部成功。这两个领域的发展以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和复杂的战略联盟为主要特征,组成联盟的成员将来自性质不同的主要媒体单位,包括各家处于领导地位的电话公司、规模最大的有线电视网、顶级计算机公司和电子消费公司,以及为数众多的新型企业家。
新型媒体和服务的倡议者建议了广泛范围的应用领域,类似于家庭储蓄和家庭购物的转帐服务,访问文本和视频信息数据库,双向可视电话,交互式产品使用指导和联网电视游戏等。专家预测,下一代的网络服务将能够实现按客户需要传递个性化的书籍、报纸、杂志、广告和其它各种信息,而目前这些产品仍然依赖于印刷复制工艺和传统的发行方式。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进展将改变整个信息加工、图文处理、彩色复制过程以及相应的发行系统,印刷业发生的变化与近些年的辉煌相比将黯然失色。
在短期内,上述新型媒体的主要挑战对象是现在的电子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而不是印刷媒体。但总的来说,这种前景将以两种方式威胁传统印刷业。首先,新产品和服务种类的急剧增加意味着对市场信息需求的增加和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其中有许多仍然需要由印刷来提供。其次,新的传播网络和标准媒体还提供了以非印刷方式生产和传递信息的机会。美国的许多大型印刷企业已经在为客户提供多媒体服务,有少量的杂志出版商正着手重新设计他们的前端系统,以便向印刷企业传送数字信息,并通过电子通道使产品直接送到客户手中。
二、多媒体设计技术对印刷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影响及特点
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指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联系,集成为一个系统并且具有交互性。就多媒体技术整体而言,其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音视频数据压缩和解压技术、专用芯片技术、总线技术、网络传输技术、专用音视频硬件技术和大容量储存技术等。而印刷技术传统定义为将文字、符号和图案制成原版,然后用一定的方法将其复制的技术。单纯从技术角度来看,多媒体技术和印刷技术是两门不相干的技术。那为什么多媒体技术会对印刷行业造成如此大的冲击,甚至比尔?盖茨断言纸质媒体会在20年内消亡呢?这也许要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技术的革新可谓是革命性的,各个行业推出新技术层出不穷。多媒体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应用深度各有不同,其应用范围为:1.信息管理、2.宣传广告、3.教育与训练、4.演示系统、5.咨询服务、6.电子出版物、7.视频会议、8.家庭、9.通信等九项功能。这里我们主要阐述第一个功能,信息管理:多媒体信息管理的内容是多媒体与数据库相结合,用计算机管理数据、文字、图形、静态图像和声音资料。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人事资料、文件、图纸、照片、录音、录像等,通过扫描仪、录音机和录像机等设备输入计算机,存储于光盘。在数据库技术支持下,通过计算机进行放音、放像和显示等,实现资料的查询。
同样,多媒体技术也给印刷业带来的挑战。印刷媒体和广播媒体、电视媒体一样都经过了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都实现了信息的复制和传播,都是信息传播的媒介。近年来,随着世界信息高度发达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兴信息媒体如互联网、CD-ROM等,我们称其为电子媒体。
新型媒体的存在必然会对传统的印刷媒体造成威胁,主要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这些新型媒体在向消费者传递广告或类似广告的信息时所扮演的角色。利用新型媒体传播显示风格而非印刷格式的广告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理想,开发出成功的交互式的按需广告尚需时日。另一个不确定性是消费者对新技术和新型媒体的应用所作出反映,以及他们使用新技术和新型媒体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印刷品有三种承载的信息形式,即文字形式、图形形式和图像形式。而多媒体则包含了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和图形动画等信息形式等,其生动性和感染力是传统印刷品无法比拟的。尤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电子媒体在信息传播上显示出更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包含信息量大
一张普通CD-ROM就可容纳上万本书籍的内容。互联网媒体的网状组织方式可以让人们在短时间里,获取最大量的有效信息。而传统书籍信息的传播只是一种单一的线性结构,信息的容量也比较有限。
2.传播速度快
传统印刷品的传播需要人工进行,电子媒体信息可以存放在相关的数据库中,需要时,通过计算机调用就可以了。在互联网上,距离和时间将不是影响信息传播的因素,甚至可以真正实现信息传播的全球实时性和同步性。
3.具有交互性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子媒体信息的传播具有交互性。信息的受体同时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信息的受体可以和信息的发布者在同一媒体上及时交换信息。这是以往各种媒体做不到的。
多媒体技术融合了音频、视频等多项技术,所以它也兼具了传统媒体如电视媒体和广播媒体的优点。另外电子书的出现,还使得显示器似乎具备了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