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丝印特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2 ccedw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丝印特印网
【集萃网观察】北京印刷协会受北京新闻出版局的委托,遵照京新出印『2010』19号《关于认真做好2009年印刷业统计年报及产业调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北京市各区县文委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北京地区2009年印刷业统计年报工作。
统计年报涵盖了北京地区出版物印刷;专项印刷(排版、制版、装订企业);包装装潢印刷;其他印刷等四大类的企业数量、企业技术设备、企业规模、企业的分布、主营业务收入、销售产值以及实现利润等方面的大量详实数据。这些数据对政府部门和相关领导分析北京印刷企业的现状,研究印刷企业的发展走势,制定北京地区印刷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制定相关发展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北京地区印刷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地区印刷产业的现状
北京地区2009年印刷产业实现销售产值198亿元,与2008年相比基本持平,实现利润19.4亿元,从业人数7.6万人。
全市共有印刷企业(含专项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出版物印刷、其它印刷)共计1610家。其中书刊企业625家;专项印刷(印前制版、印后装订)180家;包装印刷企业229家;其它印刷企业(安全印刷、商业印刷、数码印刷、复印等)576家。
(一)出版物印刷企业
出版物印刷企业625家,有80家企业2009年已退出,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6亿元,利润1.93亿元,利润率仅为2.2%。这个数字充分说明了出版物印刷产业的市场竞争到了白热化程度。企业为了争取业务来源,不惜降低加工成本,相互压价,以至造成这种局面。
北京书刊印刷是一个大市场,出版社多,印刷品种多,量大,而出版物印刷企业进入的门坎相对较低,造成了书刊印刷企业散、小、弱。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十分严重。
从统计数字看,北京地区出版物印刷企业千万元以上销售收入的企业仅为171家;3000万以上销售收入的仅为57家;5000万以上销售收入的31家;亿元销售收入的16家。销售在1000万元以下的有454家。
从出版物印刷销售产值的贡献看,销售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仅占书刊企业数量的27%,而销售总值占了全市书刊印刷86亿的82%,,占出版物企业总数73%的其他企业,仅占全市出版物销售产值的18%。
销售收入在千万元以下的书刊印刷企业多存在为设备相对陈旧,工艺配套能力差,技术水平低,管理一般,产量较差的问题。
正是由于出版物印刷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小企业的印制质量十分不稳定,今年年初就发生了北苑印刷厂印制的教科书全部散页质量事故。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署长直接过问此事,并责成印刷复制司副司长曹宏远以及市新闻出版局梁成林副局长前往调研处理,此企业已在全国通报批评,市出版局已责令其限期整改,并暂停了该企业出版物印制的资质。
最近质检站在抽查图书市场时,又查出十九种图书为不合格产品,印刷质量协会在内部给予了通报批评。这些产品多是出自小印刷企业。而出版物印刷是否可以做好呢?答案是可以,而且有例证明。北京地区出版物印刷企业确有一批办得很好的,例如北京16家产值超亿元企业中的华联、雅昌、盛通、新华社印刷厂等。这些企业有合资、有民营、也有国企,他们的销售利润多在82%至13%之间,实现了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统一。
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在出版物印刷市场上占有领先的地位,我看有以下几点原因:企业有规模、有实力、有严格的管理和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的产品有特色,术业有专攻;有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很好的增值服务能力。
(二)专项印刷企业
专项印刷企业指的是,专门以印前制版和r印后装订加工的企业。实际报180家。
这些企业2009年实现销售产值仅为3.99亿元,利润总体亏损511万元。
这些企业多为改革开放以后建立的,起初彩色制版工价较高,总投资不大,用人不多,初期有利可图。而随着制版工艺向桌面系统发展,加之出版社也有印前排版、制版,致使经营每况日下,举步艰难。改革开放初期,国企后加工装订业务基本退出。印后装订多是发至近郊乡镇企业。而这些企业多是以手工劳动为主,加工费低,靠纸毛收入来贴补成本费用。因而不少出版社将后加工发往这些装订企业完成,带来的问题是质量差,周期长。现在出版社为了保证印装质量和出书周期,要求印装一体,印装要求的提高和劳动成本的猛增,他们已无法适应客户对他们的要求,致使这些装订企业也纷纷退出或转产。
(三)包装印刷业
北京地区包装印刷行业2009年销售收入为78.6亿元,实现利润14.3亿元,有229家。其中亿元以上的企业15家;5000万销售产值的有8家;3000万以上的13家;1000万以上的有40家;500万以上的有28家,总计104家。这些企业的销售产值占全部销售的45.4%。从包装印刷的利润率来讲,相对书刊企业创利能力是较高的,平均利润率高达18%。
虽然讲平均创利水平较高,但也不等于做包装就能挣钱,特别是包装印刷企业,229家包装企业中赢利企业只有151家,30家持平,亏损48家。
利乐包装(北京)有限公司是一轻公司与瑞典公司合资公司,该企业主要是生产饮料包装,且包装产品有其专利,2009年销售27亿。太平洋制罐公司、皇家制罐公司、波尔亚太公司三家制罐企业也都是包装企业的创利大户。4家企业占包装全部利润的64%,而其余包装印刷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3%,因此包装业平均利润率为18%,代表不了印刷包装业实际的盈利水平。
从事印刷包装的印刷企业也还有一批较好的企业:例如北京双燕商标印刷公司、北京金辉印务公司、北京德宝商三包装公司、燕京啤酒纸箱厂,都有很好的业绩。这些企业有的属用户直属下游服务企业,如双燕、啤酒纸箱厂有上游主体的支撑,再就是主营业务有特色,管理较好,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可以肯定地讲,包装印刷企业实现较好的经营成果,其关键也是做出特色,做大规模,做出精品,做出品牌,精细管理。否则很难实现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包装印刷的生产经营比书刊印刷的生产经营更难。
(四)其它印刷企业
其它印刷企业:其中包括商业印刷、安全印务、社会印件企业,而这些企业总数达554家,销售收入达27.6亿元,利润达3.1亿元人民币,利润率为11%,其中盈利企业369家,持平企业42家,亏损企业143家其它印刷企业中,安全印刷无论是销售产值,还是盈利能力都占了绝对的优势,中庆彩印务有限公司、中钞信用卡厂、东港安全印务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2009年实现销售14.3亿元,利润达2.58亿元。他们的销售产值占全部51.7%,利润占了其它印刷全部利润的84.3%。
剩下98%的500多家印刷企业,销售收入占全部的48.3%,而利润仅占16%,绝对值仅有49379万元,平均仅为利润率3.7%。
从以上数据的简单分析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其它印刷企业中,安全印刷是一个创利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产业。
票据印刷技术自1985年进入我国25年来,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设备、原材料进口,到目前我国已基本能制造设备和提供材料。应用范围也随着金融、财政、税务、邮政、博彩等方面对这一技术认可,市场得以迅速发展。仅北京地区就有八、九家规模企业,其技术水平也得到更大的提升。
(五)综合
从不同类型印刷企业2009年的经营指标和效益情况分析,北京地区印刷业突出以下四个特点:
1、印刷企业集聚效益已实现,把企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书刊、包装、其他三个板块的强势企业虽然企业数量不多,但销售额和利润总额占绝对优势。在市场定位上,核心竞争力上、经营产品的特色上都有自己独到之处。
3、强势企业在创意思维上、技术装备上、企业资金实力上和企业员工技术素质上都优于其它一般企业。
4、多数的中小型企业虽然有一些盈利能力,但举步艰难,大家也在苦苦的思考和挣扎,寻求自己的出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和借鉴先进印刷企业的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京地区印刷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学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研究和推进企业的改革发展之路。
几家成功企业的案例:
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先进的企业文化,从总经理到企业员工,十分重视文化的学习,针对企业的情况,开展管理年、质量年、提升员工的素质各项活动;华联的产品以高端书刊为主,精装图书、高档画册、期刊(新)是企业的特色;华联不仅是加工生产,还同出版社共同研究出版读物的选题为上游提供优质的服务。
北京雅昌印刷有限公司:推行优统印刷+IT模式,与文化创意产业接轨,研发高仿真复制画,销售收入与创利水平在北京名列前茅;建有雅昌艺术网<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