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丝印特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2 ccedw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丝印特印网
【集萃网观察】纽约时报聘请大量的人力?编辑、记者以及各部门生产人员?、投资大量设备?编采计算机、通讯、印前、印刷[ 百科 ]和印后系统?才能制造报纸内容,生产报纸,也才有纽约时报网站上的新闻内容。两位史坦福大学设计学院的学生写了一个Pluse计算机软件,为纽约时报整理新闻的标题,方便读者浏览新闻标题,看出了兴趣才连结到实际纽约时报的网页,如此也成功的开创了一个新媒体模式。Pluse创造的价值是为读者提供更方便的新闻网站浏览方式,没有内容怎么方便的浏览方式都没有意义,在商业上他们到底是把Pulse软件卖了还是把包括纽约时报的新闻卖了呢?
因特网和移动电话网络改变了内容配送的方式,到底制造内容有价值,还是配送服务有价值呢?可能不需要逻辑的辩论,今天大家看到许多新创意结合不同的资源来创造价值,或者说读者愿意付费,就有价值。到底付费为了内容,还是配送内容的工具,恐怕难以分辨。
除了少数的几个有活泉源可以不断供应新书的网络书店以外,大部分的电子书阅读器都捆绑了一大堆书一起销售,消费者到底是买许多电子书,还是阅读器呢?逻辑上如果买了电子书阅读器以后,不再添购新书者,就是买第一次购买的电子书,反之,可说是买阅读器来看书。
毕竟,创作内容不容易,即使吸引全球无数粉丝的哈利波特作者,罗琳也只能出版七集,武侠大师金庸也有歇笔的时候。但是,网络世界提供了Web 2.0聚集内容的平台和模式,透过大众的力量一起来创作、收集、提供某一类型的内容,就没有江郎才尽的困扰,好比维基百科全书让全世界的同好一起来写百科全书,听说错误比一大票学者编着的大英百科全书还少,而且随时可以编修,反错为正。YouTube和Youko让大家提供自己的摄影作品,比任何电影博物馆更新吸引读者,今天的内容供应者已经从专家转到平民百姓,重点是哪一个创意可以让架构出一个平台让内容自然形成聚集。
台湾有一家公司Cmoremap利用该公司原有的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技术做出一个内容的平台,不但帮助台湾各县市政府推广当地的观光资源,同时也打造了一个地理数据库。
Cmoremap有许多GPS产品,其中有一项可以记录个人的行踪,当你在地球表面移动时,接受了两个以上GPS卫星的信号,就可以算出目前的地理位置,当你走进建筑物里面,收不到卫星信号时,只有假设你没有移动,当你离开建筑物又可以延续你原来行动的轨迹。
有了行动的地理纪录可以做各种应用,例如疑心病重的老婆要求老公出门要带Cmoremap,回家后检查当天有没有离开轨道;老板要求业务员Cmoremap不可离身,防止业务员在上班时刻走进某建筑两个小时没出来,看电影还是打撞球去了?
最有用的功能就是Cmoremap可以将你的地理位置结合你拍照的时间,你拍摄的照片可以写入地理坐标,当你的行踪记录在Google地图上画出一条轨迹的同时,如果你在日月潭畔排了一张照片建立了连结,就可以在地图上的日月潭畔的位置上出现一个图标,点击图标就可以看到你的照片,点击在Google地图高雄爱河旁的图标,就可以显示出你在高雄的留影。Cmoremap的软件还可以让你针对每一张照片留下文字,只要按个键就可以帮你的照片和文字送上部落格 (Blog) 网站,让你的部落格图文并茂,还有地理位置的讯息。
我们知道许多县政府想要推广地方文化和旅游,介绍各地景点特色的网站最后都流于形式,因为没有流动的信息,就没有吸引读者回访的理由。许多大学信息系学生学习网络应用,第一步就是建立自己的部落格,Cmoremap自然成为简单又好的工具,经过和学校的合作,这样的网站成为地方特色的部落格,有人对某地风景抒情,有人对某地方小吃写意,有人提建议,有人批评,加上风景人文照片,地图和旅游路线,介绍地方风情特色的固定文字和画面,变成了一个吸引许多人参与,许多人响应的网络聚落,当然符合县政府投资的预期,以及宣传效果的回馈。
不同的县政府和地方单位相继投入,由Cmoremap建立了台湾地方地理部落格,还注入了照片和文字的滋养和地理坐标,如果能联结起来的话就成了地理数据库,你想到台南吃棺材板(一种用吐司面包夹馅的小吃),可以搜寻到不同的小吃店,有地图指引,又有游客的意见反馈,还有照片左证。还有比这样还吸引想吃棺材板的饕客?
要能组织这些部落格技术上很容易,因为都用Cmoremap建立的,一旦成熟以后,透过和电信公司的合作,你走到台北忠孝东路和仁爱路口,东边是A粤菜茶楼,西边是B泰国菜馆,当你傍晚时分走到附近,可能因为收到泰国菜打折的短消息,而放弃吃粤菜的计划。
因为电信局透过你的手机,能知道你的地理位置,只要有人提供地理区域内吃喝玩乐的信息,电信局就能提供了实时的信息服务,广告的商机自然就会出现,新媒体从此诞生。
报社为了广告版图转移伤透脑筋,多年来没有一家报社成功地把自己的新闻变成可吸引广告主的网络内容,却处处发现各种网络公司连结自己报社的内容,拉到广告。说不定投资Pulse这样的聪明小伙子或是利用web 2.0的方式收集内容,是报社转型另一种值得投入的思考。
来源:崭新科技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