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丝印特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2 ccedw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丝印特印网
【集萃网观察】宋延林虽然一直从事科研,但他却从来不缺乏市场头脑。1998年,他就参加团中央组织的青年兴业领头人培训班和青年厂长经理培训班,进行创业尝试。“我当时就认为,将来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主体一定是中小企业,特别是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他说。
从联想之星特训班毕业后,宋延林的市场意识更强。他深知,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做研究,只追求技术上的精益求精,但市场需要的往往是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不一定是技术最完美的产品。
随着投资机构的介入,宋延林和他的团队更加注重从市场化的角度去考虑研发工作,产品化是其明确目标,并在北京市、中科院领导的支持下,整合从设备到软件的各方资源。
宋延林清楚,技术到产品会经历一个“死亡之谷”,实验室技术能否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包括规模应用的稳定性、成本的可行性能否满足用户的要求;产品到商品又要经历一个“死亡之谷”,涉及市场策略、商业模式等众多挑战。当前,中科纳新主要以技术的完善和示范应用为主,力争通过一两年时间,实现从技术到产品的顺利转化。
十年做到100亿
首期“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被称作“黄埔一期”,联想控股希望这批创业者十年后能培育出千亿规模的企业。宋延林笑言:“我比较保守,目标是用10年时间将企业做到100亿元的规模。”
宋延林坦承,如果按照常规的发展方式,实现这一目标挑战很大,甚至不可能。“但我们有信心。”他说,信心来源于整个企业发展的战略思想。
中科纳新以技术创新为第一推动力。早在项目研发之初,宋延林就注意吸取国内很多新材料研发成果因不能实现技术集成而难以推广的教训,重视创新的同时也注重技术集成。中科纳新制版设备和集成软件采取由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提出要求,委托优势单位研制开发的方式,进行契约化管理,以保证实现优势互补和技术集成,同时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加快示范线的建设进度。
如今,中科纳新除了拥有研发生产纳米材料的力量,还逐步吸收了一些从事技术设备和软件研发的人才加入,负责开发印刷设备和软件。“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形成系统的创新体系,包括集成的技术、系统的专利等。”宋延林说。
中科纳新目前主要是以技术完善和应用为主,这个阶段,技术团队是公司的主要力量。“将来企业做到一定的程度,技术和产品相对稳定后,我希望有更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来运营企业。我个人还是对技术更感兴趣。”宋延林说。
“将来比较大的问题可能是在市场阶段的商业化运作,甚至是资本市场的运作,包括一些大规模的并购。”宋延林说,股东的一些海外并购经验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将来公司要整合资本资源,在国内外实施并购,通过技术引导、资本推动的产业并购整合,形成市场影响力,“将来的竞争一定是国际化的竞争,从国际化的视野去考虑,100亿元的目标并非不可能。”
“只要政府和投资人下决心做这件事,我个人很有信心。这不是一个单项技术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的集成技术体系和新的产业链。这既是一个很大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要迅速把自己锻炼成长为与这一要求相匹配的团队。”宋延林说,“当你有远大目标的时候,内心更多是一种使命感。”
来源:高新技术导报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