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丝印特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2 ccedw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丝印特印网
【集萃网观察】6、关键词:并购重组2009年,由于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国际印刷机械制造巨头海德堡与曼罗兰之间的并购重组传言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据《德国商报》和路透社报道,海德堡曾对外宣布,由于第二季度业绩低于预期,因此为该公司与曼罗兰公司传说中的合并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点评:2009年,曼罗兰与海德堡即将合并的消息的确只是一个传言。相比之下,作为国际印刷机械技术发展风向标的两个企业,我们更希望这两个国际印刷机械制造巨头能够在经济危机中扬长避短,寻找机会渡过难关,进而推动整个印刷业向更好、更快的目标发展。
7、关键词:转型升级商务部会同国家开发银行已经确定中西部15个省(区、市)的31个城市作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在产业的转移升级中我们要更加重视升级,不能只是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简单转移;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下大力气进行结构调整,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方式,建设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现代印刷业;适当控制总量,推动产业集聚,重点发展一批具有先进印制水平、规模效益突出、有能力参与国内甚至国际竞争的骨干企业,形成有影响力的印刷品牌;积极鼓励、支持和促进各种形式的联合、兼并和跨地区、跨行业联合。
点评:相对发展成熟的产业必定走入微利时代,在这种情况下,惟有以规模化的经营求得成本的降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规模化企业的赢利能力大于一般企业,其根本原因是生产设备比较先进、劳动生产效率比较高、管理规范而管理成本相对低廉、市场开发能力较强,在危机发生以后,应对危机的手段较多,反应也较为敏锐。
8、关键词:赢利方式美国相关机构对印刷及设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如下预测:传统印刷收入所占份额会越来越少,更多的收入来自新的增值服务;整个行业将面临进一步的整合;包装行业的地位将日益重要。
传统印刷业务利润微利化是中国印刷业不得不面临的现实,也是印刷业发展无法逃避的宿命和趋势,寻求传统业务之外的利润增长点已经成为印刷企业保持持续发展与永续经营能力的必然。
点评:印刷企业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与设备,把生产链向创意设计和市场服务两头延伸,为客户实现价值增值,并可对自己所设计印刷的产品拥有著作权,在印刷品的设计、印刷工艺、装裱等方面更多地融入文化的内涵,有内涵才更有价值,真正走出一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子。
9、关键词:人才队伍我国已经确立了“建成全球重要的印刷基地”和努力实现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转变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内涵优化的人才队伍。
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就是要积极顺应产业技术基础向全数字化模式转变的总体发展趋势,在新世纪全面振兴我国印刷业,为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就是要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操作技能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点评:高技能人才资源稀缺一直是阻碍印刷及设备制造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技能竞赛工作是培养和选拔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是高技能人才开发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在2010年将以承办2010年第二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为抓手,为高级技能人才开通好快速成长通道。
10、关键词:电子书电子书市场受到关注为时已久,但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从2007年人们质疑电子书能否成为被普遍接受的阅读方式,到2008年亚马逊第一次在这个市场取得成功,乃至2009年,人们讨论电子书是否取代纸质图书,引起业界极大关注。
点评:如果读者都看电子书,那么必对传统印刷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俗话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之相关的印刷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也随之变得扑朔迷离。
业内人士认为,亚马逊电子书在推崇电子阅读器的技术创新、电子资料品种的多样以及低廉的价格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的同时,而贯穿于这些要素之中的则是“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这点最值得印刷及设备制造企业借鉴。
来源:中国工业报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