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入口
帮助中心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集萃丝印特印网行业资讯要闻速递→详细内容
【字体: 】      
日本:印刷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
集萃丝印特印网  2009-05-20

   

    印刷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集萃印刷网配图)

    【集萃网观察】印刷产业这一统称,实际上包含了许多方面,如果要做出具体范围划分会比较困难,因此这次我将以出版和一般商业印刷的现状为中心,将介绍的重点放在它们与新媒体的竞争及融合方面。

    1.印刷产业现状及其背景

    连续9年陷入负增长的印刷产业供货额

    首先就日本印刷产业现状及其背景的概要稍作说明。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工业统计表显示,印刷产业的供货额峰值出现在1997年,为接近9万亿日元,而到了2006年则减少至约7万亿日元。此外,企业数量的峰值则出现在1988年,约为48000家,到了2006年则减少至约33000家。2008年的数据尚未公布,但2007年的供货额可能会跌破7万亿日元。

    此外,按产品分类的生产金额构成比来看,出版印刷占11%,商业印刷占46%,事务用印刷占12%,包装印刷占10%,证券印刷占3.3%,光掩膜、引线框架、液晶彩色滤波器等电子部件的特殊印刷及软服务等占17.7%。

    出版市场及纸媒体陷入负增长,其所扮演的拉动角色开始笼罩阴影。

    首先是出版市场,根据出版科学研究所的《出版月报》2009年1月号报道,2008年的出版销售额比上一年下降3.2%,为2.02万亿日元;书籍为8,900亿日元,比上一年下降1.6%;杂志为1.13万亿日元,比上一年下降4.5%。

    书籍连续3年陷入负增长,而杂志方面,销售金额连续11年、销售册数连续13年比上一年下降。

    导致出版形势每况愈下的原因包括少生育,游戏相关刊物的销售不佳,以及互联网普及带来的影响等。人们在互联网上浏览各种信息从而取代阅读杂志的倾向渐强,结果导致杂志发行量越来越小。

    其次是广告市场,根据大型广告代理店电通发行的《日本的广告费》资料显示,2008年的广告费为6.6926万亿日元,比上一年下降4.7%,时隔5年出现减少的情况。而增长率方面,2004年增长3.0%,此后依次为增长2.9%、1.7%、1.1%、负4.7%,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其缘由在于,报纸、出版、电视、广播等四大公众媒体市场自2005年之后,连续4年陷入负增长。究其原因也是因为人们转向互联网而导致。《日本的广告费》中,则将“重视费用投入与效果产出的关系,以及跨媒体手法的固定化”视为原因。以往一直用于广告、促销等的媒体,在过去3年中,与上一年相比,2005年增长3.6%,此后依次为增长3.0%、增长1.9%,而2008年则为-5.8%,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另一方面,最近的互联网广告费用则按每年约20%的迅猛势头不断增长,2008年达6700亿日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超过10%。

    在多样化的印刷物市场中,宣传单市场作为主要市场不断持续扩大至今。但宣传单市场目前已经接近饱和,2006年、2007年两年,均陷入了负增长。这并非是景气因素导致,而是由于市场整体饱和,以及至今为止扮演着拉动角色的服务行业及娱乐行业浪潮退去而致。之前业界曾推测市场将在2015年左右进入停滞状态,但看来这一时期也许会更早来临。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近几年在数量上对印刷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免费刊物。免费报纸、免费杂志的市场从2001年的2125亿日元,增加至2008年的3545亿日元。以往的主要发放对象是家庭主妇,而目前这一群体依然占据整体的46.5%。然而,面向年轻职业女性、青年群体、商务人员、中老年群体的比例正不断增加。发放形式方面,夹报形式的比例在两年内从59.2%大幅下降至39.5%,在日本,将刊物发放点设于店铺或车站内,或在街头发放等形式逐渐增加。不断增长的免费刊物一年的发行量达到100亿份,有望成为一个活跃的平台。

    包装市场方面,存在着环保应对(容器包装循环再生法)等问题,出现了减量化、降低成本化的动向。预计简易包装化、重视功能化、降低成本、优先安全性等将成为基本主题。在产品方面,就食品包装、容器等来看,蒸煮袋、无菌填充、可使用微波炉的功能性容器等可望普及,为高龄人士开发的简便烹调包装等也备受期待。

    日常生活的IT化及互联网的普及

    下面谈谈日常生活的IT化及互联网的普及。出版萧条、广告中跨媒体手法的固定化,或报纸的后退等目前发生的媒体领域的减少现象,其基本原因在于信息流通量的飞跃性增长以及信息免费的感觉。相对于引领着媒体的四大公众媒体的减速或后退情况,互联网则不断跃进,而免费刊物及手机等新媒体的比重也逐渐增加。手机、宽带、地上波数字接收机的普及率已度过了固定期,这也许代表着过去大家曾经谈论过的梦想,也即“网络社会”已经到来。

    在生活中,人们通过电视或报纸发现自己想要的商品,经由商品目录特定某一商品,然后运用电脑通过互联网确认商品的详细情况,再使用手机或电脑订购,如此这般,人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各种媒体进行区分使用。

    即使是企业也非常有必要基于对媒体特性的理解,设计出类似的战略。例如,从销售者来看,纸媒体比较适合展示布料等的质感,而这点在显示器的屏幕中则较难传递,也即纸媒体存在着这种特定的适应性。而另一方面,发行商品目录后,如果要灵活地更换商品会比较困难,而且还存在着诸如从商品策划开始到目录发送为止的周期过长等难点。对于印刷公司而言,如果能够了解各种媒体的特性,具备为实现顾客利润最大化而提出方案的能力,无疑则更为有利,可谓是形成了一种“信息价值创造产业”。

    2.今后的展望

    扩大作业领域及事业领

    接下来谈谈今后的展望。目前,印刷行业的周边环境日新月异。以往传递信息的方式仅仅局限于以报纸、书籍、杂志、商品目录、宣传手册等为中心的印刷物纸媒体,以及电视、广播等电波媒体,为数有限。在这种时代,很自然地会发生印刷业务。然而,随着IT化不断深入发展,手机、One-Seg广播、DVD、数字播放等多种多样的Web媒体陆续出现,纸媒体陷入了停滞或减少的状态。为了实现印刷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以印刷为中心,向周边领域扩大市场。以往说起印刷行业,总不免会联想到从制版到印刷、装订为止的一系列工序。然而,印刷物往往从为何而制作的目的开始出发,经过策划、制定方案、设计等工序,再经过预印、印刷、装订及加工等工序,然后发送给有需要的用户,有时候甚至还包括该印刷物取得的效果的测定。如此一来,印刷实际上包括了以往常规工序之前的前工序,以及其后的加工、物流等后工序部分,之间存在着许多作业。通过纳入上述部分,可以实现作业量的扩大。

    在扩大事业领域时,如果唐突地参与到完全不同的新领域中,风险往往过大。应该在培育至今的印刷关联技术的延长线上,寻找新的事业领域。以往的例子是使用腐蚀技术对IC基板等进行处理,而现在的例子则是运用预印数据,开展互联网的内容制作业务。应该完全活用当前拥有的技术去扩大事业领域。

    在类似的业务开展中,有一项运用了IC Tag的业务。IC Tag由IC芯片和小型天线组成,是一种可使用专用读写器无线读取信息的装置。可以在物流领域等用于确认生产制造记录及出入库管理等。该装置被认为可对作业的高效化,进行更细致的物流相关作业管理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虽然在成本方面尚存在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但该领域依然备受期待。

    其次,数字印刷机的性能提高也是一个机会。

    “必要时,对必要的东西,按必要的量”进行印刷,数字印刷机正是定位于提供按需印刷的定制型服务。

    数字印刷机的性能大幅提高,但在运用方面,仍局限于部分领域,尚未能充分普及至商业宣传印刷物、出版印刷物领域。

    然而在最近,由于其性能不断提高,在广阔的印刷市场上,终于看到了进一步普及的可能。在Drupa 2008上,纸张印刷领域中大力宣扬了数字印刷机在报纸印刷方面的运用可能性,并发挥其可采用UV干燥方式的优势,展示了面向纸张以外的材料进行印刷的可能性。数字印刷机的印刷质量水平在一般印刷物方面也已经不存在问题,从这个角度而言,它甚至有可能取代以往的传统印刷机。

顶一下(0)
00.00%
踩一下(0)
00.00%
正在载入...
最新评论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匿名发表    [ 登陆  注册]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 调皮   大哭   鼓掌   发怒   流汗   惊讶   吐   撇嘴   龇牙   抓狂
       难过   疑问   白眼   偷笑   咒骂   晕   可爱   可怜   鄙视   骷髅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互动的言论.
点击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