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丝印特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2 ccedw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丝印特印网
【集萃网观察】2008年,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冲击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上升、市场购买力下降、出口业务受挫。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国家不断出台各种利好政策帮助企业应对危机。2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3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联合发布了《关于提高轻纺电子信息等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明确从2009年4月1日起,将对纺织品、服装、轻工、电子信息、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商品,共3802个税号进行调整。多项政策的出台对于轻工业来说无疑会带来一定的刺激作用,特别是出口型企业,那么在当今大的经济环境下,印刷企业又应如何把握这些机遇呢? 出口退税上调 印刷业影响有限 现在印刷企业面临的困难,除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有来自行业内部的粗放经营,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效率低下。在社会大环境方面,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去年9月以来我国轻工业产品出口大幅下滑,企业停产倒闭增加,产品积压严重,亏损面扩大,轻工业发展正经历最艰难的时刻,由于目前企业出口大单、长单骤减,预计2009年将是我国轻工业非常困难的一年;从印刷行业状况来说,印刷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印刷工价越来越低,印刷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等等。这些都不是靠单一的政策利好所能改变的,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只是针对整个印刷行业某一方面的点,在国际市场继续萎靡,价格下降幅度大于国内市场,世界范围内印刷订单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出口退税的真正影响其实很有限。 振兴规划并非万能良方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中央企业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克服各种困难,认真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深化企业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提高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 业内人士表示:“轻工业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并非解决困境的万能良方,要把作为一种催化剂或者引领符号来看待。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真正价值不在振兴而在调整。”当前,印刷行业的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不高,高端产品生产能力弱,加上营销方式落后严重阻碍了企业走出困境,重振复兴的道路。 印刷企业应提高自身实力 抗击风险 针对企业的呼声,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提出:“当前最适宜的方案是在数量控制的基础上,将部分缺乏竞争力的出口企业淘汰出局,体现出结构优化的导向。”也有企业人士提出,对外贸出口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出口退税,而是海外出口环境。所以企业也应该在这个时机增强自身的实力,不能仅仅依赖出口退税,否则企业抵抗风险能力太低,也迟早会被淘汰。 对于印刷企业来说,应结合这次轻工业带来的利好刺激,把握好企业的脉搏,强化企业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全面提高印刷产品质量。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紧随国家的利好政策,才能在经济危机的狂风暴雨中站稳脚跟,迎接即将到来的艳阳天。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