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入口
帮助中心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集萃丝印特印网行业资讯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字体: 】      
印刷已经全面进入数字时代
集萃丝印特印网  2013-11-27

    【集萃网观察】现在印刷已经全面进入了数字时代。印刷应该可以算得上是与胶卷、报纸、电视、零售业一起归并为被互联网彻底改变的传统行业。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最伟大的技术革命?中国宋代的一介布衣毕升发明了泥活字或木活字,韩国人发明了铜活字,德国人古登堡最终集大成发明了铅活字。铅活字印刷术经济实用,促进了欧洲出版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欧洲的现代化,风靡全世界。

  其实毕升的活字印刷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考古学家认为,古代的印章对活字印刷肯定有启示作用,活字就相当于印章。两河流域苏美尔人亦普遍使用印章,印度河流域哈拉帕遗址曾经出土了成千上万的印章。最近在中国安阳的殷墟也发现了几枚印章,表明印章文化在商代时已经存在。在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前,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雕版印刷术开始流行。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雕版印刷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出版业,现存大量的宋版书都是雕版印刷。但这种办法费时费工费料,日渐不适应大规模的印刷需求,而且大批书版存放不便,发现错误也不容易更正,毕升的发明可谓应运而生。

  毕升发明泥活字这一事实在中国的正史并没有记载,仅见于宋朝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淡》?他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可以随制随用。毕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两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工作效率就相当可观了,尤其适用于佛经的大量印刷。但是,他的发明好像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也没有在出版界得到推广,只是在民间偶有流传。

来源:光明日报

顶一下(0)
00.00%
踩一下(0)
00.00%
正在载入...
最新评论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匿名发表    [ 登陆  注册]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 调皮   大哭   鼓掌   发怒   流汗   惊讶   吐   撇嘴   龇牙   抓狂
       难过   疑问   白眼   偷笑   咒骂   晕   可爱   可怜   鄙视   骷髅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互动的言论.
点击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