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丝印特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2 ccedw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丝印特印网
【集萃网观察】2012年6月8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书刊、网版印刷和包装印刷分技术委员会在深圳隆重召开成立大会,这是我国印刷界的一件大事,是我国印刷标准化工作的一大进展。尤其是在网版印刷领域,这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它标志着网版印刷领域有了标准化工作的组织机构,具备了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条件,这是全国网印界同仁翘首企盼的一件大事、好事。然而,标准化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基础工作,是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需要我们网版印刷界共同努力,坚持不懈,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挑起这副重担。
一、网版印刷领域标准化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标准化是企业推行科学管理,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正因为此,先进国家和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标准化工作。我国的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企业的标准化意识不强,标准化的水平也不高,尤其是网版印刷领域,尽管目前标准化工作不能说是空白,但与其他印刷领域的差距确实很大。在当今形势下,企业面临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和稳定、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标准化工作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1. 网版印刷工艺控制需要标准化
网版印刷业者都知道,网版印刷工艺广泛地用于电子,纺织、广告、标牌、汽车、玻璃陶瓷、容器、包装、光盘等领域,由于印刷工艺的特殊性,从印前、制版到印刷的整个工艺过程有130多个工艺变量,任何一个变量的改变都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如果为网版印刷生产流程、使用的原材料和生产环境制定或引入相关的技术标准,实现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和控制,无疑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达到稳定一致。然而,在网版印刷业,工艺的过程控制、技术条件、原材料使用适性以及检测方法等的标准化工作还是一片空白。
2.产品质量控制急需标准化
目前国内的网印企业,大多数还是无标准可依,他们评判产品质量的唯一根据是用户提供的样张,即标样。这些标样也没有一定之规,缺乏规范性,质量的好与坏, 高与低,完全取决于用户的要求和他们能够接受的程度。不少企业只凭直观效果来判断印品墨色的均匀、准确和一致性。由于各自的看法和感觉上的差异,往往导致产品质量评价不一,时常引发交易双方纠纷,产品蒙受退货拒收的经济损失,有的企业求助于法律,而法庭也无法做出裁决,因为这个领域没有标准可依。因此,有关产品、原辅料的行业和国家标准以及质量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的标准化不仅是企业的急需,是社会的急需,也是提高产品和企业软实力的急需。
3.市场竞争需要标准化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网版印刷业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特别是我国加入了WTO之后,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参与到中国市场的竞争中,同时也有一些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走外向型发展之路。无论是国际市场或是国内市场,企业的竞争力意味着什么?对于企业的内部,则意味着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这是企业孜孜以求和不懈追求的目标,而标准化则是达此目标的最有效手段。对于企业外部,国内外的标准体系已经构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微观和宏观环境,其中包括产品质量标准、市场准入标准、企业正常生产的环境、卫生安全标准等,以上两方面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和自身发展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要应对市场的挑战,企业急切地呼唤标准化,行业迫切需要标准化。
二、网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及职责
在上述形势下,2007年7月,协会与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协商成立网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事宜,得到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支持并同意上报国标委。
2008年8月4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文(国标委综合[2008]125号),批准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0)筹建网版印刷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70/SC 2)。
根据国家标准委对组建分技术委员会的组成要求,网版印刷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应有广泛代表性,应为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并达到一定数量。本着这一原则,筹备组于2008年10月8日发出“关于征集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网版印刷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70/SC 2)委员的公告”,欢迎和鼓励网版印刷及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报名参加分技术委员会的工作。
目前,网版印刷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的成员共31位,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3名,都是根据当时各单位反馈的意见申报的,并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的批准。鉴于4年来个别单位或个人情况发生很大变化,在2012年3月,在已批准的人员范围内做了一些微调。
经过4年的努力和等待,网印分技术委员会终于正式成立了。根据国标委关于组建分技术委员会的原则和条件,中国网印及制像协会将承担网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在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领导协调下,网版印刷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将负责制修订我国网版印刷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标准范围包括网印术语、网印过程控制、网印原辅材料适性、网印产品质量要求、网印领域检测方法、网印领域安全与环境要求等。
三、让企业成为标准化工作主体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推出的标准化自主创新12项新举措中指出,“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修订的新机制;形成以龙头企业的专家为主体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新机制”,这些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新举措和新思路为分技术委员会开展网印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为此,我们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组建网版印刷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和试验、推广基地。
1.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修订的新机制,使企业有机会获得国内外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服务平台。
2.形成以龙头企业的专家为主体参与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以加强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协调,提高标准化工作科学决策水平。
3.从分技术委员会的设立、组成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着手,使龙头企业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主体,加大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的力度。
4.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承担或参与秘书处的工作,强化标准与市场的关联度,推动以企业为主体承担产品类标准化的秘书工作。
5.鼓励企业的专家加入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支持企业申报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支持企业直接参与国家标准起草工作,鼓励企业出资制修订产品类的国家标准。
6.以本行业的龙头、骨干、技术先进企业为主体,建立各类产品的标准化试验基地,为标准化测试提供条件和支持,开展标准化实验和验证工作。
总之,通过建立分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化试验基地,将标准化与标准化需求主体??企业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将企业对标准化的需求反映到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中去,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生产经验方面的优势,加快行业标准化的工作进程。因此,我们说,标准化实验基地不是为哪一个或哪一些企业服务,而是为整个行业的标准化事业服务,他们不仅仅代表和反映一个或几个企业、企业集团的利益,而是要依托试验基地,以此带动推动网印各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四、今后的任务
标准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成立网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今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分技术委员会今后的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提高全行业的标准化意识
网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应该下大力气,宣传标准化的重要性,引导企业认识标准化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意义,提高企业的标准化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参与和支持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
2. 组建标准化实验基地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生产经验方面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有计划地逐步建立起系列的标准化试验基地,加快行业标准化工作进程。
3. 制定企业和行业急需的标准
网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将以面向企业、面向行业,面向市场和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市场作为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聚集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的实力,凝聚业内专家的智慧、经验和知识,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企业和行业急需标准的立项和制修订工作。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