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丝印特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2 ccedw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丝印特印网
【集萃网观察】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是什么?“太阳!”??这是如今小学生都能回答的问题。但纵观我们周边的生活,你一定会惊奇地发现,对太阳这一庞大资源的利用却是少之又少。中国太阳能光热市场规模虽位居世界之首,但产品等级却长期徘徊于低温热水应用阶段。有专家认为,实现区域化全产业链,将是太阳能光热实现“蝶变”的新路径。
缺乏竞争力的盲从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太阳能热发电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电气协会副理事长黄湘估算,到2020年,中国光热发电市场规模可达22.5万亿至30万亿元,热发电总量可占全年总发电量的30%-40%。
日前,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将在未来5年内,政府直接投资4万亿元用于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等9大行业的发展。作为同时横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两大产业的太阳能光热,显然正当其时。
但当下,光热发电的发展却极其不平衡。一哄而上者有之,“雷声大、雨点少”者亦有之。究其原因,模式单一、盲目扩张拖垮了一批企业和地方政府。许多不具备条件和竞争力的企业与地方政府也急于赶上国家政策列车,却忽视了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
行业专家指出,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全面增长,太阳能光热作为中国在全球具有较大话语权和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今后5年将迈入规模扩张的快车道。由此,太阳能光热的市场竞争形态也将发生重大变革,将从单一手段和个体的较量向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对抗,从卖产品、卖应用到卖系统解决方案和应用服务系统转变。
“未来5年,我国对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和节能减排指标的迅速提高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还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产业,太阳能光热必将在未来低碳革命中扮演主要角色。我们所要做的,则是扎实内功、完善布局、借势扩张。”四季沐歌总裁李骏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全产业链突围路径
据了解,多年来国内太阳能光热产业的发展一直呈现“区域化聚焦”态势。由于技术门槛较高,高硼硅玻璃毛坯管只掌握在力诺等少数大企业手中,而水箱、支架由于门槛低、质量参差不齐,在各地均有很多手工生产作坊。
近年来,虽然国内太阳能热水器整机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数量一度高达数千家。不过,拥有从最上游的矿砂中制成玻璃毛坯管生产制造工艺的企业却屈指可数,只掌握在少数大企业手中。
12月6日,位于河南洛阳的四季沐歌(洛阳)太阳能工业园建成投产,这标志着我国太阳能光热产业从“加工组装”向“原装设计、制造、销售一体化”迈进。
“这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制造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善的太阳能光热工业园,这一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在未来3-5年内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太阳能光热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正元对记者说。
“今后,不出洛阳,便可以实现从矿砂、高硼硅玻璃毛坯管、航天集热管、水箱、支架到整个太阳能热水器的一体化制造。
来源:太阳能联盟网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